匡衡墓


匡衡墓位于峄城万亩石榴园南数里匡谈村(匡衡谈经之意,即匡衡故里),墓为一高大封土堆,高约4米,直径35米,墓区遍植林木,墓前有碑一座,为清乾隆年间峄县知县张玉树所立,上书“汉丞相乐安侯匡衡之墓”。199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2年至1997年,峄城区人民政府筹资100余万元,在原址处恢复了匡衡墓,新建了门坊、神道、祠堂、碑亭。匡衡祠内有匡衡塑像和根据匡衡生平事迹绘制的生动形象的壁画,五百米神道,两旁石雕树立,惟妙惟肖;碑亭造型别致,门坊古朴大方,著名书法家启功所书“一代名相”赫然醒目。

匡衡祠实为凭吊先贤,激励后学的好去处。因此被列为青少年教育基地。据《汉书.匡衡传》记载,匡衡字稚圭,东海承(今峄城)人,汉建昭三年官拜丞相,封乐安侯,葬于家乡。匡衡幼时家贫,为人佣作,“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”后成为汉代著名经学家和政治家,历史上流传的“凿壁偷光”苦学成才的故事,即由此而来。匡衡不但学习刻苦勤奋,而且才智过人。他对《诗经》一书颇有研究,所以一些儒生在谈论诗歌时,都盼望匡衡出席。匡衡谈诗见解独特,使人深受教益,当时流传着“即说诗,匡衡来,匡说诗,解人颐”的说法,匡衡通古博今,经学绝伦,功成名就,位列三公,直言进谏,刚直不阿,受人敬重,是两汉时代不可多得的人才。